十大最佳止咳化痰药?那些止咳化痰的药物效果最好

今日热闻 04-16 阅读:2 评论:0

常用的止咳化痰中成药有哪些

摘要:当呼吸系统疾病具有咳嗽、咳痰两种症状时,就应该选用止咳化痰的中药或中成药来进行治疗。中医上咳嗽有痰常分为寒痰和热痰,由此可见止咳化痰药可分温化寒痰药和清化热痰药这两种类型。生活中常用的止咳化痰中成药有枇杷叶膏,咳喘口服液,治咳枇杷露,橘红片等等,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止咳化痰药可分为几类

1、温化寒痰药

药性温燥,主要用于寒痰犯肺所致的喘咳痰多、色白、质稀,口鼻气冷,或湿痰犯肺、咳嗽痰多、色白成块、舌苔白腻,以及痰湿阻滞经络所引起的关节酸痛、痰核流注、瘰疬,或痰浊上壅、蒙蔽清窍所致中风痰迷、癫痫惊狂等证。常用药有半夏、天南星、白附子、白芥子、皂荚、白前、桔梗、旋覆花等。

2、清化热痰药

药性寒凉,主要用于热痰壅肺所致的痰多咳喘、痰稠色黄,或燥痰犯肺、干咳少痰、咯痰不爽,以及痰火上扰的心烦不安、痰迷心窍的中风、癫狂,或痰火凝结、瘿瘤瘰疬痰核等证。常用药有前胡、瓜蒌、浙贝母、川贝母、天竹黄、竹茹、竹沥、海浮石、海蛤壳、瓦楞子、海藻、昆布、胆南星、黄药子、礞石、胖大海、猪胆汁、罗汉果、木蝴蝶、冬瓜子等。

常用的止咳化痰中成药有哪些

1、枇杷叶膏

【简介】是一种黑褐色稠厚的膏剂;味甜,微涩。

【主要成分】枇杷叶。

【功效】清肺润燥,止咳化痰。

【适应症】适用于燥热伤肺所致的咳嗽,肺阴已伤,痰少质粘,咯痰不爽,或干咳,咽干鼻燥,舌红苔黄或稍干,脉数者。专家提醒,风寒咳嗽者不宜使用。

2、咳喘口服液

【简介】以古方麻杏石甘汤、白虎汤与现代经典方剂双黄连、鱼腥草、板蓝根配伍,周密严谨。

【主要成分】麻黄、苦杏仁、石膏、甘草、金银花、黄芩、连翘、板蓝根、鱼腥草、知母、麦冬。

【功效】清热、止咳、平喘、祛痰。麻杏石甘汤清泄肺热,止咳平喘,药效强劲,配以麦冬、知母、养护患儿肺阴,不伤孩子元气,增强抗病力;石膏、知母清泻胃火、增进食欲,针对儿童病理特征,精微独到,全面呵护。

【适应症】用于感冒、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清热解毒、宣肺化痰,用于热邪犯于肺卫所致咳、喘、痰、热等症。适应治疗儿童感冒、肺热、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病症。

3、治咳枇杷露

【主要成分】是枇杷叶、百部、前胡、桔梗、桑白皮、薄荷脑。

【功效】清肺热、止咳、祛痰。

【适应症】用于风热侵肺引起的口干作渴、咳逆痰多及支气管炎咳嗽。

4、橘红片

【简介】处方来源于明代龚氏编纂的《古今医鉴》清金降火汤方加减。

【主要成分】包括化橘红、陈皮、半夏(制)、茯苓、甘草、桔梗、苦杏仁、紫苏子(炒)、紫菀、款冬花、瓜蒌皮、浙贝母、地黄、麦冬、石膏等。

【功效】化痰,止咳。

【适应症】临床用于痰热壅肺之咳嗽痰多,痰不易咯出。亦常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哮喘、支气管扩张、肺部感染(脓疡)等属痰热壅肺者。

那些止咳化痰的药物效果最好

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症状,无论是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炎、支气管扩张还是肺癌,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咳嗽往往会影响睡眠及日常生活,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

很多病人非常在意自己的咳嗽症状,认为止咳最重要,只要咳嗽能止住不影响自己生活病就好了一大半。要知道,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说明气道有异常的东西,需要咳出来使气道通畅。没有化痰作用的止咳药相当于“谋财害命”,痰液的过度分泌可以加重感染,还会使气道阻塞加重,引起喘憋、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导致患者窒息,使用祛痰药物促进痰液的尽快排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

常用的化痰药见于以下几大类

1.刺激性祛痰药

这类祛痰药主要包括氯化铵、碘化钾、愈创甘油醚等。刺激性祛痰剂具有刺激性气味,口服后可刺激胃黏膜,引起恶心,反射性的引起气管和支气管腺体分泌物增加,在咳嗽反射下促使痰液排出。但刺激性祛痰药作用温和,对稠厚粘痰作用不明显。此类药物对胃黏膜有刺激,剂量过大可引起明显的恶心、呕吐,目前临床上较少单独应用此类祛痰药,一般多用其复方制剂。比如复方甘草口服液、新沐舒坦、咳速停糖浆。注意事项:服用时应多饮开水;大剂量可产生酸中毒;对于代谢性酸血症、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用;因能促使胃酸分泌增加,溃疡病患者应慎用。

2.黏液溶解及调节剂

这类药物包括氨溴索、溴己新、乙酰半胱氨酸、羧甲司坦、厄多司坦等。该类药物促使黏痰中酸性黏蛋白纤维裂解,糖蛋白的肽链断裂,形成小分子物质,减低痰液的黏稠度,使黏痰液化,起到稀释痰液和促进排痰的功效。此外,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标准桃金娘油肠溶胶囊也属于粘液溶解性祛痰药,临床使用较多,副作用小。

氨溴索使用广泛,有片剂、口服液和针剂,除了稀释痰液,氨溴索还能增加多种抗生素药效,比如头孢呋辛、红霉素、阿莫西林等抗菌药物与氨溴索合用时,可增加这些药物在肺部的分布浓度,提高抗菌疗效。氨溴索适用于各种急、慢性呼吸道疾病,比如普通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等,只要存在咳嗽、咳痰并且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均可使用氨溴索。在儿童呼吸道疾病中具有同样的作用。氨溴索这个药副作用很小,相对来说非常安全。目前已有氨溴索雾化剂型,可以通过雾化吸入化痰。

溴己新与氨溴索作用类似,能增加四环素类抗生素在支气管的分布浓度,联用能增强疗效。但对于胃溃疡患者不宜服用。

乙酰半胱氨酸除了能溶解白痰、脓痰外,还具有抗纤维化、抗氧化的功效,可以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间质性肺疾病以及尘肺患者。但支气管哮喘患者慎用,由于其对呼吸道黏膜有刺激性,可以引起恶心、呕吐和呛咳,也会导致支气管痉挛。

羧甲司坦、厄多司坦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引起的痰液稠厚不易咳出的患者,起效快,服后4小时即可有明显疗效。同样有消化道溃疡患者禁用。

3.中成药

中成药,比如复方鲜竹沥、金振口服液、半夏口服液、金荞麦片、强力枇杷露、川贝枇杷膏、贝羚胶囊等,也具有一定的化痰作用。但是,中医用药更多是在辨证论治基础上,根据病人病情、体质等诸多因素来决定。

无论是止咳还是化痰,都是对症治疗,对于肺部疾病,更重要的在于对因治疗,比如肺部感染病人抗感染,慢阻肺和哮喘病人平喘,肺癌病人抗肿瘤治疗。

相关推荐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