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耳鸣 出现耳鸣是怎么回事如何缓解耳鸣

今日热闻 05-30 阅读:43 评论:0

如何治疗耳鸣 有效的耳鸣治疗方法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生活方式及生活环境的改变,耳鸣的发病率正逐渐升高,并严重困扰患者生活、工作和休息。

我国大约有10%的人出现过耳鸣,其中耳鸣严重到影响生活、睡眠质量、记忆力、精神集中度的患者占耳鸣人群的2%,0.5%的耳鸣患者因为严重耳鸣自觉残疾。

西药怎么选择

耳朵是非常脆弱的器官,很容易“受伤”。据估计,我国至少有1亿耳鸣患者,并且患者年龄日趋年轻化。

耳鸣是累及听觉系统的许多疾病不同病理变化的结果,病因复杂,机制不清,主要表现为无相应的外界声源或电刺激,而主观上在耳内或颅内有声音感觉。

治疗耳鸣的西药有:血管扩张剂、钙离子拮抗剂,耳鸣抑制剂之类的药物。

常用药物:盐酸倍他司汀片、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尼莫地平片、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等。

盐酸倍他司汀片:主要用于美尼尔氏综合征等,还有高血压所致直立性眩晕、耳鸣等亦有效。本品对脑血管、心血管,特别是对椎底动脉系统有较明显的扩张作用,此外能增加耳蜗和前底血流量,从而消除内耳性眩晕,耳鸣和耳闭感。

盐酸氟桂利嗪胶囊:适应症为典型(有先兆)或非典型(无先兆)偏头痛的预防性治疗。由前庭功能紊乱引起的眩晕的对症治疗。盐酸氟桂利嗪为选择性钙拮抗剂,可阻滞过量的钙离子跨膜进入细胞内,防止细胞内钙负荷过量,也可防止缺血缺氧时大量钙进入神经元,改善脑微循环及神经元代谢。

尼莫地平片: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偏头痛、轻度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脑血管痉挛、突发性耳聋、轻、中度高血压。尼莫地平为钙拮抗剂,通过有效地阻止 Ca2+进入细胞内、抑制平滑肌收缩,达到解除血管痉挛之目的。

中成药的选择

中医将耳鸣分为虚实两大类,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同时和肝脾胃等都有关联。一般来说,肝火上扰、气血淤阻等引起的耳鸣属于实证。肾精亏虚、脾胃虚弱等原因引起的耳鸣属于虚证,年老体弱的人患耳鸣以虚证为多见。

1、肝火上扰

症状:发病多较突然,耳鸣声较大,与情绪变化有关,常在郁怒之后发生或加重。多伴有口苦、咽干、心烦、头昏、头痛、急躁易怒,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火,开郁通窍。

常用中成药:龙胆泻肝丸、通窍耳聋丸、泻青丸。

三者区别:龙胆泻肝丸治疗肝胆实火夹有湿热引起的耳鸣,通窍耳聋丸为清泄肝胆实热,通窍利湿之剂。龙胆泻肝丸还可以治疗肝胆湿热下注所致的小便淋浊,阴肿阴痒。泻青丸清肝泻火,养血祛风,泄肝火的力量相对较弱。

2、气血淤阻

症状:耳鸣病程可长可短,痛处不移,刺痛拒按,面色晦暗或黧黑,口渴不欲饮。舌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常用中成药:血府逐瘀丸、少腹逐瘀丸。

两者区别:少腹逐瘀丸活血化瘀的同时,能够止痛、温阳,适用于虚寒型的月经不调、痛经、宫寒不孕等妇科疾病。而血府逐瘀丸在活血化瘀的同时,能够理气、清热,适用于气滞伴有郁热的头痛、失眠、心脑血管疾病等。两者都能活血化瘀,故可以治疗气血淤阻所致的耳鸣。

3、肾精亏虚

症状:耳如蝉鸣,夜间较甚,听力下降,头晕眼花,腰膝酸软,多梦遗精,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补肾益精,滋阴潜阳。

常用中成药:耳聋左慈丸、六味地黄丸、苁蓉益肾颗粒等。

三者区别:耳聋左慈丸具有滋阴清热,益气平肝之功效。用于治疗肾水不足,虚火上升,头眩目晕,耳聋耳鸣,有标本兼治之特色。六味地黄丸为单纯滋补肾阴,力量较耳聋左慈丸稍差些。

苁蓉益肾颗粒补肾填精,用于肾气不足,腰膝痠软,头晕耳鸣,四肢无力,成份中补肾阳的药相对较多,偏于滋补肾精。

4、脾胃虚弱

症状:耳鸣劳累后加重,耳内空虚或发凉。倦怠乏力,纳呆便溏,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弱。

治法:健脾益气,升阳通窍。

常用中成药:补中益气丸、益气聪明丸。

两者区别:补中益气丸除了治疗人体中气不足所致的耳鸣、耳聋外,还可以治疗中气下陷所致的内脏下垂等症。益气聪明丸具有益气升阳,聪耳明目的功效,除了用于耳聋耳鸣外,还能治疗视物昏花等症。

联合用药

1、龙胆泻肝丸+银杏叶片+维生素B族

2、耳聋左慈丸+松龄血脉康胶囊

温馨提示

出现耳鸣,需要到耳鼻喉科进行检查,耳鸣3~6个月是治疗的重要时期。注意休息,充足睡眠,情绪稳定,离开噪音环境,不用耳塞听音乐,少打手机,禁食辛辣、刺激的食物。

出现耳鸣是怎么回事如何缓解耳鸣

耳鸣的原因很多,虽然耳鸣的具体机制目前并不是特别清楚,但是耳鸣的诱因有很多是能够明确的。比如说有些耳鸣是由于中耳的炎症导致的,像中耳炎有的时候会伴有耳鸣,通过抗炎治疗,炎症好了自然就消失了。有些耳鸣可能是由于中耳负压导致的,比如说感冒以后耳咽管功能不良导致的耳闷或者伴有耳鸣,当耳咽管功能恢复以后耳鸣可能就会消失。

还有一些耳鸣可能就是神经性耳鸣,比如说年龄大了内耳功能衰退,听力下降同时伴有耳鸣,这些可能是神经性的耳鸣。还有一些具有血管样搏动的耳鸣,可能是由于血管的外露或者是中耳的新生物导致的,是有望通过手术的方式来进行治疗的。

一般情况下,耳鸣可能是生理原因造成的,也可能是病理原因造成的,可以通过肌肉锻炼、使用药物、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耳鸣,建议患者根据病因治疗,具体内容如下:

一、生理原因

精神紧张、过度劳累、睡眠不良、大气压力、噪音等原因可能造成耳鸣,除耳鸣外没有其他症状,一般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建议患者注意休息、舒缓身心、规律作息、保持乐观的情绪,若是因为大气压力引起的耳鸣可以通过不停张合嘴巴、嚼口香糖、捏住鼻子鼓起等方式缓解耳鸣的情况。

二、病理原因

1.咽鼓管阻塞:咽鼓管在平时保持闭合状态,在吞咽、哈欠、喷嚏及擦鼻鼓气时才使咽鼓管开放以平衡中耳内外压差,咽鼓管阻塞可能会出现耳堵塞、胀闷感、听力减退、耳鸣等症状,所以耳鸣可能是咽鼓管阻塞造成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胶囊、氯雷他定片、注射用糜蛋白酶等药物进行治疗。

2.外耳道狭窄:外耳道狭窄是由于外耳道畸形、肿瘤、异物、感染、外伤等多种原因引起的外耳道闭塞、畸形,可能会出现听力减退、耳鸣、耳闷等症状,所以耳鸣可能是外耳道狭窄造成的。患者主要通过鼓室成形术、内耳开窗术等手术进行治疗。

相关推荐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