挠痒痒会笑与痒无关?真的与痒无关

今日热闻 08-15 阅读:12 评论:0

挠痒痒是很痛苦的事,那为何还止不住的笑呢

在生活中你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如果有人碰你一下你会特别痒,但自己碰自己时却没有任何的感觉,究竟怎么一回事,一起看看吧!

很多人的脚和腋窝都是很敏感的部位,只要你挠它们你就会一直笑,有人说这是痒痒肉只要你碰一下这里,你就会忍不住笑出来。

但当我们自己挠自己时却感觉不到,是因为我们的小脑在中间起着重要的作用,当我们挠痒痒的时候,小脑会先给我们一个警告,我们会有心理准备。

但当别人挠我们痒痒时,即使我们知道,我们的小脑也不会发出任何警告信号,这时我们的大脑起了作用,所以我们立刻感到痒即神经系统的生理反应,开始的时候小脑让我们放松了对自己手的警惕,这样我们就不会感到痒了。

但对别人却是无可奈何的,毕竟我们的大脑无法控制别人的神经,所以当我们挠别人的时候,即使他知道我们接下来会这样做,也会一直会笑

科学家认为:人类互挠痒痒,也就是机械痒,是具有进化目的。

神经科学家罗伯特·R·普罗文观察了各种猿类之间的相互挠痒痒打闹,之后他提出一个观点:人之所以会哈哈大笑,可能也是从互相挠痒痒以及打闹时所发出的喘气声进化来的。

这种互相挠痒的行为,不但可以强化人与人之间的社交联系,还能提升改善人类的反应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毕竟很多让我们感到痒的地方是人体最薄弱的地方。

我们再来看看孩子,小孩子们通过这项看似打闹的游戏行为,也可以达到一种训练的目的,保证幼小的他们薄弱的人体部位在受到袭击时,可以有更快速更有效的反应。

痒的研究

此外,痒这种感觉也远比大家想象得更加复杂,而且大多时候它与你的身体皮肤没有任何关系,因为它是大脑直接的感受。

比如有的人截肢后,在没有了四肢,有时候心里好像还是能感觉到手脚痒痒,这被称为“幻肢痒”。

曾经有一位德国教授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进行了一次演讲,演讲的前半部分展示了各种虱子,跳蚤或者正在抓痒的人的图片;而演讲的后半部分,是一些让人感觉很舒服的图片。

在整个过程中没有人告诉这些观众,他们正在做一个跟痒相关的实验。

最后通过摄像机的记录,教授观察到:观众们看到前半部分的图片时抓痒的频率明显增加,而在后半部分是抓痒的频率急剧下降,由此看出,不管是化学刺激还是机械刺激都能引起人们的痒。

挠痒痒发笑***真的与痒无关

大多数人都有在别人挠痒时忍不住大笑的经历。身体会不由自主地扭动,连忙开口求饶。然而,即便是那些最害怕挠痒的人,当自己挠自己的时候,也无济于事。那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挠痒时的笑声,真的与痒和快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吗?

从某种意义上说,挠痒痒并非能让人体验到快乐的源泉。虽然它能让人大笑,但这其实只是与快乐的反应类似。歇斯底里的爽朗笑声,丝毫不能代表对方喜欢这个过程。尤其是对于那些更怕痒的人来说,这其实是一种不愉快的痛苦体验。尽管别人夸赞说怕痒的人才有人疼,也无法让人喜欢这种感受。

看起来,痒痒这种感觉并非简单的体验,它实际上分为两种:Knismesis(轻触)和Gargalesis(使劲挠)。前者是一种原始反应,通过在皮肤上轻微移动触摸,可以激发出轻微的痒感。这种感觉通常不会让人发笑,反而常常带来一种舒适惬意的感觉。除了人类,自然界中许多动物,如猫和狗,也会有类似的感受。

Gargalesis(使劲挠)是属于哺乳动物的一种特殊现象,目前只发现人类、某些灵长类动物以及老鼠能感受到。这种现象会引起人难以抑制的大笑,甚至可能笑到窒息。挠脖子、腋下、腰部、肋骨附近等“痒痒肉”部位,感觉特别强烈。在古代,这种现象还曾被用作一种相对温柔却让人痛不欲生的酷刑——“笑刑”。这种刑法就是通过产生这种痒痒,让人感到奇痒无比,痛不欲生。

当然,也有一些人天生不怕挠痒痒。当我们自己挠痒时,实际上是在经历Gargalesis(使劲挠)的痒痒。之所以挠自己不管用,科学家们提出了“感官减弱”的生存本能来解释这一现象。即我们下意识地钝化了自己“强加的”刺激的感官。例如,当我们轻轻捏自己的肋骨或按压大腿时,身体会自动忽视它们的存在。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身体能更敏锐地感知环境的变化,并做出预测。

在彼此信任的人之间,相互接触往往不会觉得痒。当然,被自己朝夕相处的爱人逗得发痒,可能属于调情的阶段。人类之所以热衷于相互挠痒痒,从进化的角度来看,具有一定的目的。神经科学家Robert R. Provine在他的著作《笑声:科学调查》中指出,人类之所以会笑,很有可能是从来源于挠痒痒的进化而来。他通过观察各种猿类之间的挠痒痒打闹后提出,人之所以会“哈哈”大笑,就是从打闹时所发出的喘气声进化来的。

这种挠痒痒行为不仅加强了伙伴间的社会联系,还能提高他们的反应和自我防卫的技术。如前所述,能够挠痒痒的地方通常是肋骨、咯吱窝、脖子等在搏斗中最为薄弱的部位。幼童通过这种看似游戏的机制,其实可以达到训练的作用,保证这些敏感的部位在受到侵袭时会有更敏捷的反应。因此,不少科学家也认为,哈哈大笑是由挠痒痒进化而来的。

那么,为什么挠痒痒这个动作会进化出大笑这个动作呢?有说法认为这种大笑动作是通过反射性而来的。这种机制被称为“反射原理”,被视为进化过程中为人类设计的一种自我保护。在敏感部位受到触动的“危险”情况下,负责笑的神经系统受到绑架,从而发出一种不自主的大笑。这向对方发出被迫的友好信号,避免对方想要伤害我们。

另一种说法是,我们人类从生下来就有一种本能反应,就是用发笑来对抗恐惧。拿挠痒痒来说,大脑会认为它代表有某种危险即将到来,比如可能有毒的昆虫准备在身上爬来爬去。因此,当别人突然给我们挠痒时,大脑会认为遇到了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大脑起初可能会感到有强烈的恐惧。然而,当发现对方是在给自己挠痒,神经系统放松下来就会发出笑声。仔细回想生活中的场景,会发现“假警报”现象其实并不罕见。例如,为什么我们看到一个人踩到西瓜皮摔倒后再站起来时,总是忍不住发笑?难道是因为我们没有同情心吗?当然不是,你是在通过笑来告诉周围人:这个人没事,是一个“假警报”,不需要过来救助他。

在面对别人的冒犯行为时,如脱口秀节目中对他人发起的幽默攻击,按理来说,这些行为本身是有冒犯成分的,会让人感到不舒服。然而,当幽默技巧使得整件事变得不那么严肃,人们就不生气了。当“假警报”得到解除时,人们不由自主地发出了笑声。如果有些人认为这是嘲弄而恼羞成怒,那就是误解了。这时的笑,更多的是对某人行为的善意接受。此外,笑还能帮助释放心情,提供一个新奇的视角来看待生活中的种种现象。

相关推荐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