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疾病的自我治疗(坚持这五种方法也可以自我恢复)

今日热闻 07-14 阅读:11 评论:0

心理疾病的自我治疗***坚持这五种方法也可以自我恢复***

临床精神心理治疗表明,如果一种抑郁、焦虑的负面情绪超过四周,那么,这种情绪状态就很有可能达到了抑郁症、焦虑症了。如果是超过半年以上的话,就很有可能是中度以上的程度了。不管是以上那种情况表现,都应该及时地求助专业治疗或寻找有效的自我调整。避免症状恶化、加重导致不良后果。

那么,对于想通过自我调整的抑郁症患者,以下五种方式可以坚持去做。

一、正念训练

在《情绪自救》书中讲到,培养平等心,改变过去不良的心理模式(敏感、多虑、多疑、患得患失、完美主义),是走出抑郁症、焦虑症等神经症的根本途径。那么如何改变这种心理模式呢?这正是接下来要给抑郁症的朋友所分享的一种正念方法“观息法”。

什么是观息法?简单来说,就是持续地、不加评判地观察(觉知)鼻孔的呼吸进出,不做任何思考、想象、分析。

观息法练习:摘选《情绪自救》一书

尽量是安静的室内环境,盘腿静坐在平整的地方,闭上眼睛,合上嘴,将心专注在鼻孔处,持续不断地观察(觉知、感觉)鼻孔的呼吸进出。

不做任何的思考、分析、评判、联想,如果走神了,就再拉回到呼吸上,走神了,就再拉回来,如此反复地练习。

建议早晚各一次,每次不少于20分钟,多多益善。

二、运动

在欧洲,运动被认为是最有效治疗抑郁症的方法之一。有太多研究表明,运动、锻炼对身心的修复具有最天然的功效,这是其他任何药品、补品都无法达到的。尤其对于像精神心理疾病或情绪不好的人具有非常快速、明显的改善效果。

美国一个心理研究中心,通过研究发现,人在快速运动半小时以上时,大脑中神经递质(五羟色胺、谷氨酸)的含量会明显增加。从生理学来说,神经递质水平的增加、平衡是人情绪平稳的生物基础,相反,人的情绪就会失衡,如;抑郁、焦虑、紧张、烦躁,容易激动等情绪的波动。这也正是临床心理治疗中药物使用的目的。但,药物是无法和运动相比的,运动是调动自身系统修复的过程。

什么样的运动效果更好呢?比如;跑步、游泳、快走、骑车、爬山等等。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游泳外,运动最好是室外的,是与大自然接触的。

动起来,投入生活

树立正确观念

每天抽出20分钟,不加思考地练习下面四句话,默念或朗诵,最好能达到倒背如流的熟练程度。朋友们不要小瞧这句话,坚持每天练习,一个月以后你会发现自己的心态会有很神奇的改变。

我努力做到最好,但我不要求自己十全十美,我尊重他人,但我不需要强迫自己做出让别人喜欢的样子,人生的真理是做自己,接纳当下的自己就够了。

我开始学会爱自己,我不再批判自己做得好不好,我不再处处与他人比较,我不再活得那么辛苦,人生的真理在于无论发生什么,都爱自己,接纳自己。

我不再懊悔自己做过什么,没做什么,我也不再责备自己,应该这样或是那样,在我生命中的每一个当下,我都已做到我所能做到的最好。

我放下过去的,过去的我习惯了凡事先从坏处想,习惯了怎么样避免差错,避免不好的发生,习惯了怎么样保护自己,不被伤害,这一切都只因我背离了自然法则,如今,我已回归自然法则。

注:本练习摘选《情绪自救》一书

旅行、宣泄

就当给自己放个假,换换环境,让自己进入在山水间,找一些山水好的地方,出去走走、看看、散散心。或山林间,或大海,或空旷无人的地方,或对着天空,去大声呐喊,把所有的孤独、委屈、压抑、焦虑、悲观、绝望的情绪都通通的喊出去。虽然,这并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也能达到一定程度上的情绪宣泄。

任何的成功都是坚持、勤奋换来的,没有谁可以随随便便成功,想要走出抑郁症更是如此。相信这个自助方案只要你坚持去做,一定会给自己带来很好的帮助。

如何进行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可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调节和改善求助者的情绪和躯体问题。

心理治疗首先需要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利用心理治疗的相关理论和技术,通过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帮助患者消除和缓解心理问题和障碍,促进人格成熟和发展。临床上心理治疗的方法较多,主要包括人本主义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家庭疗法、精神分析疗法等。

心理治疗时,医生会通过表情、言语、行为动作和某些特定的场景,帮助患者提高个人认知、情感、意志、感知觉等方面变化。利于患者解决日常生活、工作、社交等方面问题,可以更好的适应各个环境变化,维持心理健康。心理治疗就是对精神的治疗,患者可以去专业的机构通过心理辅导进行治疗,也可以适当的服用一些治疗心理的药物进行治疗。每个患者的病情不一样,治疗的办法也是不同的,最好是去医院做一个详细的检查,然后做针对性的治疗,平时要保持一个好的心态,不要有太大的压力心理疾病的种类很多,主要包括人格障碍,神经症,身心疾病以及重性精神病.比如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强迫症,焦虑症,心身疾病如哮喘,高血压,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都是心理疾病.

在日常生活中,如按照下列的方法去做就可以防治心理疾病.

①遇到不称心的事,要心胸开阔,豁达大度,遇事冷静,从而保持愉快,开朗,平稳的心境.

②积极参加文娱,体育活动,培养多种业余爱好,丰富生活情趣,用各种办法转移注意力,从发怒的人或事上转到高兴的事物上去,松弛紧张的精神,使情绪得到稳定.

③扩大社会交往,结识良师益友,这样可以通过朋友的启发,忠告,劝说和帮助,使情绪变稳,减轻心理冲突.这是积极的消除心理障碍的方法.

④学会自我调整情绪的方法.遇到挫折和精神刺激,要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当怒气涌向心头时,要默念“生气是自我惩罚,烦恼是和自己过不去”的警言,或听听音乐,作深呼吸等转移注意力,求得情绪上的缓冲.

⑤正确认识疾病.体弱多病容易焦虑烦躁,忧心忡忡,甚至怀疑病入膏肓.这种心理不仅不利于治病,反而会加速疾病的发展.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强意志是中老年人与疾病做斗争的最宝贵的心理状态.

(3)要认识到每个人都有可能患心理疾病.任何人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等条件下,都可能会有某种程度的失常的表现,可能得心理疾病,只是在某些行为偏差上,有程度不同的分别罢了.况且所谓“失常”,还有健康与不健康的不同.因此,任何人都不必为自己“幸免”心理疾病而庆幸.

以上就是专家为我们介绍的这个问题的看法,按照上述的专家介绍的方法进行治疗,这样能够帮助患者很快的康复痊愈,避免出现其他的状况影响到患者的健康问题,尤其是心理的问题,这样才能够保证患者的心理的健康和身体的安全的问题。

相关推荐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