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鼻窦炎中药,急性鼻窦炎怎样治疗
鼻窦炎吃什么中药
鼻窦炎吃什么中药
菲淋斯是目前认为解决鼻窦炎问题的最佳方法,菲淋斯富含的草本成分能直接渗透进鼻窦开口处,消除因鼻息肉引起的鼻窦开口阻塞,使其与外界相通,从而有效防止了鼻窦的感染。菲淋斯还会在鼻窦处形成一道自我防护系统,提高鼻腔内的免疫能力,使得细菌无法侵入,从根本上为患者解决鼻窦炎。
按目前的医疗水平,根治鼻窦炎中的绝大部分是可能的。鼻窦炎吃什么药?通常治疗鼻窦炎会想到用抗生素,但这些药物对于鼻窦炎的针对性都不是很强。实际上抗生素主要应该用于发生细菌感染时,而鼻窦炎的发病因素中,细菌感染只占很小部分,因而用抗生素类的方法,对于鼻窦炎的治疗是没有多大作用的;其他一些非药物疗法也不适合于治疗鼻窦炎,如电烧、激光、冷冻、微波等,这些方法只能使鼻甲缩小,鼻腔通气暂时得以改善,但并不能对鼻窦的粘膜发生任何作用。所以在施行这些治疗措施后,患者具堵的症状只能暂时有些缓解,绝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鼻窦内粘膜的炎症、水肿甚至息肉等改变。而菲淋斯特有的蚀毒因子能够迅速游离进入鼻粘膜毛细血管中,催进鼻腔的血液循环,加快鼻组织对炎性物质的吸收和代谢,从而直接排出鼻腔内的鼻毒,消除喷嚏不断,清涕不止的现象。菲淋斯还能够提高鼻腔的免疫能力,有效抵挡病毒的入侵,增强鼻组织抗过敏能力。由此鼻炎复发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鼻窦炎患者平时要注意的事项:
1、平时注意鼻腔卫生,养成早晚洗鼻的良好卫生习惯。
2、注意擤涕方法。鼻塞多涕者,宜按塞一侧鼻孔,稍稍用力外擤。之后交替而擤。鼻涕过浓时以盐水洗鼻,避免伤及鼻粘膜。
3、游泳时姿势要正确,尽量做到头部露出水面。
4、有牙病者,要彻底治疗。
5、急性发作时,多加休息。卧室应明亮,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要避免直接吹风及阳光直射。
6、遵医嘱及时用药。
7、慢性鼻窦炎者,治疗要有信心与恒心,注意加强锻炼以增强体质。
急性鼻窦炎怎样治疗
【概述】急性鼻窦炎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多继发于急性鼻炎,以鼻塞、流脓涕、头痛及嗅觉改变为主要症状,是鼻窦粘膜的急性卡他性或化脓性炎症。急性鼻窦炎多继发于急性鼻炎,致病菌多为化脓性球菌。过度疲劳、受寒受湿、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生活与工作环境不洁等引起全身抵抗力下降,是诱发本病的常见原因;特应性体质、全身性疾病均可诱发本病。
该病属中医急鼻渊范畴,以鼻流浊涕、头痛、鼻塞、嗅觉减退等为主要症状。急鼻渊的发生多因外邪侵袭,引动肺、脾胃、胆之病变而发病。饮食不节,嗜食辛辣炙煿或肥甘厚味,致胃热内生,循经上蒸,窦窍肌膜受损,化腐成脓而成本病;肝胆互为表里,肝胆热盛,循经犯脑迫鼻,灼腐窦窍肌膜,煎炼津液可成鼻渊。
【治疗】1.肺经风热证【症状】鼻塞,鼻涕量多而白粘或黄稠,嗅觉减退,头痛,兼有风热表证可见发热恶风,汗出,或咳嗽,痰多,舌质红,舌苔薄白,脉浮数;检查见鼻粘膜充血肿胀,尤以中鼻甲为甚,中鼻道或嗅沟可见粘性或脓性分泌物。头额、眉棱骨或颌面部叩痛或压痛。【方一】银翘散【来源】《温病条辨》【组成】金银花20克,牛蒡子12克,连翘15克,桔梗10克,荆芥穗10克,薄荷10克,豆豉10克,芦根12克,淡竹叶10克,甘草6克。
【功效】疏风清热,宣肺通窍。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双花、连翘辛凉透邪,清热解毒;荆芥、薄荷、牛子、淡豆豉辛凉宣散,解表祛邪;桔梗、甘草宣肺气,祛痰排脓。
【按语】鼻涕量多可酌加蒲公英、鱼腥草、瓜萎等;鼻塞甚者可酌加苍耳子、辛夷等。【方二】苍耳子散【来源】《济生方》【组成】白芷30克,薄荷10克,辛荑花15克,苍耳子8克。
【功效】疏风清热,芳香通窍。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白芷、薄荷疏风清热,辛荑花、苍耳子芳香通窍。
【按语】加黄芩、菊花、连翘、葛根清热解毒,使风热之邪从表而解。
2.胆腑郁热证【症状】鼻涕稠浊,量多,色黄或黄绿,或有腥臭味,鼻塞,嗅觉减迟,头痛剧烈,可兼有烦躁易怒、口苦、咽干、小便黄赤,舌质红,舌苔黄或腻,脉弦数;检查见鼻粘膜充血肿胀,中鼻道、嗅沟或鼻底可见有粘性或脓性分泌物,头额、眉棱骨或颌面部可有叩痛或压痛。【方一】龙胆泻肝汤【来源】《医宗金鉴》【组成】胆草10克,栀子10克,黄芩10克,柴胡10克,泽泻10克,车前子10克,生地15克,当归10克。
【功效】清泻胆热,利湿通窍。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龙胆草、黄芩、栀子清泻肝胆实火,泽泻、木通、车前子清热利湿,柴胡疏调肝气,生地、当归凉血养血柔肝,甘草调和药性。
【按语】脓涕多者加皂刺、公英。【方二】当归龙荟丸【来源】《河间六书》【组成】当归10克,龙胆草15克,栀子15克,黄连10克,黄柏10克,大黄10克,芦荟10克,青黛3克,木香10克。
【功效】清泄肝胆之火。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龙胆草清热平肝,黄连、黄柏、芦荟、栀子清热解毒燥湿,当归养血活血,木香行气活血。
【按语】兼有头痛较剧伴便秘者用此方。
3.脾胃湿热证【症状】鼻塞重而持续,鼻涕黄浊而量多,嗅觉减退,头昏头重,全身或见倦怠乏力,胸脘痞闷,纳呆食少,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检查见鼻粘膜红肿,尤以肿胀更甚,中鼻道、嗅沟或鼻底见有粘性或脓性分泌物,颌面、额头或眉棱骨压痛或压痛。【方一】甘露消毒丹【来源】《温热经纬》【组成】滑石30克,茵陈20克,木通10克,黄芩10克,连翘20克,石菖蒲10克,白蔻仁20克,藿香10克,薄荷12克。
【功效】清热利湿,化浊通窍。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藿香、石菖蒲、白豆蔻、薄荷芳香化浊,行气醒脾;滑石、茵陈、黄芩、连翘、木通清热利湿;贝母、射干止咳利咽。
【按语】鼻塞甚者酌加苍耳子、辛夷等;头痛者酌加白芷、川芎、菊花等。【方二】黄芩滑石汤【来源】《温病条辨》【组成】黄芩12克,滑石20克,木通10克,茯苓10克,猪苓12克,大腹皮10克,白叩仁10克。
【功效】清脾泻热,利湿祛浊。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黄芩、滑石、木通清热利湿,茯苓、猪苓、大腹皮、白叩仁化湿祛浊,行气醒脾。
【按语】鼻塞甚者酌加苍耳子、辛夷等;头痛者酌加白芷、川芎、菊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