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历史沿革

今日热闻 09-23 阅读:16 评论:0

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院简介

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座落在美丽的浙东南沿海、新千年中国大陆首缕曙光照射地——温岭市,始建于1941年,经过近70年的发展,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和急救为一体的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医院占地50亩,院内最高建筑为21楼住院大楼,于2000年建成投入使用。现拥有职工1108人,其中高级技术职务157人,中级技术职务386人,开放床位1200张。2008年,门急诊量为92.64万人次,出院人次36814人,业务收入4.46亿元。

医院科室设置齐全,专科建设发展迅速,共有41个临床医技科室及27个专科门诊,成立了急救、微创手术、内镜治疗、重症监护、生物芯片重点实验室、血液净化等多个治疗研究中心。医院坚持高起点、高科技装备科室,率先在市内引进核磁共振、螺旋CT、DSA等大型进口先进设备,并拥有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免疫分析仪、碎石机、高压氧舱、流式细胞仪、超薄细胞分析仪、准分子激光治疗仪、中央监护系统和各类腔镜、内窥镜等大中型医疗设备共100多台件,总价值1.5亿元。

医院坚持“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学科发展方向,把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放在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全面提升了医院的综合实力。近年来,医院逐渐形成了以儿科、心内科、肾脏内科、神经内科、感染科、肿瘤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麻醉科为代表的一批重点学科,其中儿科为浙江省重点学科扶持学科。医院临床医疗技术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先后开展了器官移植术、微创外科术、脊柱外科术、心血管介入治疗术、人工肝技术、内窥镜诊疗术等等三级医院所要求的各类手术及疑难疾病诊治。其中心血管介入治疗术、腹腔镜微创技术、ERCP技术等高新技术的熟练应用,标志着医院的医疗技术出现了质的飞跃,并奠定了医院在台州南片的领先地位。医院还与上海中山医院、瑞金医院、妇产科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浙江省儿童医院等多家国内有名医院建立诊疗合作中心,推进医疗技术与国内、国际接轨,着力提高温岭人民的健康水平。

医院十分注重教学和科研工作,作为温州医学院附属温岭医院、宁波大学医学院教学医院,拥有4个教研室,每年承担着4个班的本科生的临床理论授课、见习和实习等任务,此外,还承担其它多家医学院校的护理专业教学任务。近年来,医院的规模、功能、技术水平迅速发展,先后引进和开展新技术、新业务项目100余项,其中多项获省、市科技进步奖,为医院的长远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目前,医院还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863计划各1项,省级、地市级、县市级立项30余项。

医院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不断强化内部管理,深化改革,走质量效益型内涵发展的路子,多层次、多内容地拓宽服务领域,有效地促进了医院的建设与发展。多年来,医院由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取得的丰硕成果,多次受到了上级各部门的表彰奖励:被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文明医院,使医院赢得了良好的信誉。2008年,党委书记、院长陈军政获浙江省优秀院长称号。

如今,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已吹响了二次创业的号角。在省、市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医院正在温岭市新区投资建造一座占地211亩、床位1880张的新院区——温岭市医疗中心。这是一项功在千秋、利在当代的民生工程。目前,温岭市医疗中心工程已经启动开工建设。新院区将按照“总体规划,分期实施,分期搬迁,量力而行,稳步推进”的思路,努力建设成为能体现温岭市医、教、研、保健中心,又适度超前的三甲综合性医院。

沐浴着千年的曙光,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正以其精湛的医术、优良的医德医风和奋发进取、务实奉献的精神,向着一流的医疗技术、一流的管理水平、一流的服务能力、一流的综合医院的目标迈进!

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历史沿革

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前身为温岭县卫生院,筹建于1940年,确建于1941年3月,始租城关三宅民房,1943年迁至小校场简师附小旧址,占地面积570平方米,有医师3人,教师1人,助产士2人,护理2人,行政管理人员2人,设内科、外科、妇科门诊及简易病床10张。1949年4月温岭解放,6月由人民政府接管,更名为温岭县人民政府卫生院,首任院长陈纬,于1951年(三反运动时期)解职后,由张月湘任院长。1952年医务人员19人,病床39张。

医院名称变更情况:年份名称备注 1941.3-1949.4温岭县卫生院解放前 1949.7-1950.6温岭县人民政府医务室机关内部服务 1950.7-1956.2温岭县人民政府卫生院挂牌对外开放 1956.2-1959.4温岭县人民医院 1959.4-1962.5温岭县第一人民医院与玉环并县改称 1962.5-1969.5温岭县人民医院与玉环撤并后复称 1969.5-1978.11温岭县人民医院革委会文革期间 1978.11-1993.12温岭县第一人民医院因新河医院升格为县二院而改称 1994.1至今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撤县设市后改称 1956年2月改名为温岭县人民医院,职工47人,病床80张。1959年温岭、玉环并县,改名为温岭县第一人民医院,职工89人,病床110张。1959年12月。际址迁至城关人民东路90号,新建楼房4112平方米,1962年温岭、玉环撤并,复名为温岭县人民医院。1965年,职工137人,病床180张,1969年文革期间改名为县人民医院革命委员会。

1979年4月,新河区卫生院升格为县二院,医院改名为温岭县第一人民医院,职工221人,其中医务人员175人,病床280张。

1985年7月1日,新建面积达3648平方米的外科病房大楼正式落成,这座5层大楼内设手术室、骨科、烧伤科、脑外科、普外科、妇产科、五官科、口腔科等180张病床,并安装第一台电梯,此时病床共370张,职工402人。

1989年11月13日,由省卫生厅设计室新建的门诊大楼主体工程面积为4721平方米,附属用房1300平方米,总投资为240万元人民币,医院的建设初具规模,全院总占地面积30160平方米(45.217亩),其中医疗用房17846.18平方米,行政用房1191.12平方米,职工宿舍6989.81平方米。

1992年2月7日,被浙江省卫生厅批准为二级医院(相当国家二级甲等医院标准),从此,医院又上了一个台阶。1992年3月,被温州医学院定为教学医院,此时,全院职工522人,医务人员390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17人,主治医师88人),设9个病区,床位400张。

1993年12月28日,温岭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1994年3月9日在县中召开撤县市庆典大会,医院随之改名为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

1995年6月,投资400万元,建筑面积为5676.5平方米的8层教学大楼验收合格,同年11月18日,内科病房搬迁到教学楼。1996年上半年,投资200万元,购得一幢老中医院病房,作为儿科、五官科、妇科、骨科住院病房,此时,职工6787人,床位500张。

1997年3月18日,医院召开21层综合住院大楼奠基和核磁共振开机庆典大会,历经二年多施工,一幢象征21世纪的全市标志性建筑-21层智能化综合住院大楼高高地矗立在海滨新城,它记录了医院历经60年的艰苦创业,励精图治,铸就起一座生命的丰碑。

2000年,经省卫生厅评定为三级乙等医院、省文明医院,这是医院迈向21世纪的一项重大转折点,在医院发展史中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2006年,省重点工程项目——温岭市医疗中心奠基,这是医院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相关推荐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