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能消除吗,肺结节可以通过吃药消除吗
肺结节可以通过吃药消除吗
随着雾霾及环境污染的加重和体检CT检查的普及,肺部结节和磨玻璃样阴影的患者越来越多,许多人谈结节色变,认为结节就是肺癌,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无比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
许多人都会一个问题:“肺结节可以通过吃药消除吗?”
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肺结节,肺结节是一个影像学术语,是指我们做了胸部CT后,在CT片子表现为直径≤3cm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肺部阴影。
其次,肺结节并不等于早期肺癌,许多人一看到结节就想到了癌症,实际上,肺内很多疾病都会形成结节,在美国国家肺癌筛查研究中,CT筛查组中90%左右的阳性结节为良性,如炎症、结核、良性肿瘤、肺动静脉畸形、陈旧性病灶钙化等。恶性的则可能是原发性肺癌或肺内转移癌,部分的良性病变长时间之后也可能转化为恶性。
那么,肺结节可以通过吃药消除吗?这个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感染性病变的肺结节:肺炎或不典型肺炎表现为肺结节的很多,很多患者经过7-10天口服抗生素治疗后,再过1-3个月再次复查胸部CT,会发现肺结节消失或明显变小,就是说,这些肺结节可以通过吃药消除。特别是首次发现磨玻璃结节,抗生素治疗尤为重要。如果是结核导致的肺结节,可以通过抗结核药物治疗来消除。
2.陈旧性病变的肺结节:这些结节通常胸部CT报告显示有钙化、密度高。这类结节往往不需要抗炎治疗,也不要外科手术干预,这些肺结节不会可以通过吃药消除。
3.良性肿瘤的肺结节:如错构瘤,支气管腺瘤、软骨瘤、纤维瘤等,大多有生长较慢特点,且对肺功能多无影响,一般不会可以通过吃药消除,但对可能或已有并发症者,应尽早手术,以免发生肺实质不可逆的损害。
4.疑似肺癌的肺结节:医生会根据胸部CT上结节的部位、大小、形态、密度,边缘有没有毛刺、分叶,是否有引流支气管、血管征,中心有没有空洞等,再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如果考虑是疑似肺癌的肺小结节,一般需要定期复查。如果肺结节在随访中发生变化考虑为恶性时,就一切了之。这些肺结节目前也不会可以通过吃药消除。
如果体检发现了肺结节,不用过分焦虑,猜测、怀疑患了肺癌,扰乱生活和工作。最重要的是第一时间请专业医生或进行多学科会诊决定,不要自己乱吃药,只要遵循医嘱,就不会延误病情和治疗。
肺结节可以治愈吗
在医学科学迅速发展的今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自身健康的关注,胸部CT检查被越来越多应用于临床和体检。鉴于胸部CT检查远高于X线检查的分辨率,很多肺部小结节被意外发现。什么是肺部小结节?肺部小结节是不是等于肺癌?发现肺部小结节应该怎么办?其陌生的名词、模糊的内涵使大部分人紧张茫然、纠结万分。
一、什么是肺部小结节
事实上肺部结节是非常多见的肺部病变,又称为钱币样病变或球形病变,定义为肺内的、圆形或类圆形的、密度增高的病灶,周围被含气肺组织包绕,直径小于或等于3厘米,其中直径小于2厘米为小结节,通常把直径5-9毫米的称之为微小结节,直径小于4毫米为粟粒结节。肺检查时偶然发现。肺部小结节患者通常没有明显不适症状,无阳性体征,在体检或其他疾病检查时偶然发现。
二、肺部小结节是不是等于肺癌
回答是:绝非如此。从医学角度讲肺部小结节的病因复杂,简单分为两类:恶性肺结节和良性肺结节。恶性结节中最常见的是肺癌,良性肺结节多见于肺结核、错构瘤、纤维瘤、炎性假瘤等。大量研究证实,肺部结节的大小与良恶性相关,直径3厘米的肺部结节中,恶性率高达90%;而在小于2厘米的肺部小结节中,肺癌占50%以上。直径小于5毫米的结节肺癌极其少见;而8毫米以下结构钙化边界清晰孤立的肺小结节基本都是良性的。
三、如何才能明确肺部的小结节是不是恶性
肺部小结节的鉴别诊断难度较大,容易误诊和漏诊。其实医生诊断肺部小结节的过程就好比警察破案,虽然X线胸片尤其是CT片子上肺部良恶性结节各有其影像学特点,但影像学的缺陷是存在“同影异病”和“异影同病”的现象,无论是X线胸片、CT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检查的影像学诊断结果都只能作为“肺癌嫌疑”。肺癌诊断如同罪犯判刑讲究证据确凿,只有病理找到癌细胞才是诊断的金标准。
因此,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节的大小和部位,选择不同的检查手段采集标本来明确诊断,这些检查手段包括痰找癌细胞、CT定位下经皮肺穿刺、纤维支气管镜和胸腔镜等。如果由于各种原因无法获得病理标本,临床常采用排除法,通过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诊断性抗感染治疗等方法排除结核球、炎性假瘤等其他常见疾病。
CT的断层成像模式、高分辨力及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是迄今发现和诊断肺部小结节的最佳无创方法之一。而低剂量CT筛查可作为发现早期肺癌的可靠手段,因为早期肺癌可表现为10毫米以下的磨玻璃病灶(原位癌或癌前病变),这是常规X线胸片甚至PET-CT检查都难以发现的。
四、发现了肺部小结节应该怎么办
一旦发现肺部小结节要引起高度重视,既不能麻痹大意痛失治疗的最佳时机,也不必过度紧张病急乱投医,听信外行人不负责任的建义,以致延误病情。一旦发现肺部小结节,应及时到相关医院呼吸专科就诊,因为肺部疾病的鉴别诊断是呼吸内科医生的基本功,他们丰富的临床经验可以减少误诊和漏诊。
患者就诊时请注意带好所有的检查资料尤其是既往的影像学片子,即可减少重复检查也可避免患者徒劳往返,有时候一张几年前的老片子可以帮助医生迅速做出正确判断。
肺部小结节往往不能一次诊断,需要患者配合定期随访,观察肺部小结节的大小、形态和密度的动态变化,根据良恶性结节倍增时间的差异判断病变的性质。所谓倍增时间是指结节直径增加26%,体积增长一倍所需要的时间。一般小腺癌需要4~8个月,磨玻璃样肺癌可以长达800多天,良性结节大于500天,炎症小于30天。
肺部小结节并不等于肺癌,特别是小于1厘米的肺部小结节,一半以上是良性病灶,切忌操之过急,尽可能通过各种检查排除良性感染性病变,以防过度治疗。1~2厘米的结节需审慎鉴别良恶性。如果抗炎治疗无效,随访过程中逐渐增大不能排除恶性的可能,要高度重视,必要时果断手术治疗。
小结节的随访频率一般为:开始时1~2月复查观察发展速度,如果无变化第一年每3个月一次;第二年每6个月一次;两年不变化除磨玻璃样病变基本可排除恶性可能。
总之,在医学科学迅速发展的今天,发现肺部结节并不可怕,早发现可以早诊断、早治疗。最可怕的是有了肺部小结节没有及时发现,从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